【案例一】
先考的科目并非強項 張先生和女兒曉玲分別給12355專線打來電話,訴說自己在高考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和焦慮。曉玲成績一直不錯,但是語文和數學成績稍弱,高考時,這是先考的兩門學科,張先生和女兒都擔心萬一先考的兩門未考好,會影響后來的英語和化學。 心理專家對父親建議: 1、家長首先要情緒穩定,不要將緊張的情緒傳染給女兒,不要總是對女兒說考不取怎么辦,避免傳遞給女兒負性情情緒,要保持緒愉快,情緒輕松。 2、家長要配合孩子考試時健康飲食,并幫助女兒在考前做必要的督促檢查,比如陪女兒提前去了解考場周圍的交通,準備考試的用品,以此分散緊張情緒。 3、允許孩子在考前看書、聽音樂、做自己喜歡做得事情,不要將考試每天掛在嘴邊。 心理專家對女兒的建議: 送給考生一句話:“志不強者智不達”。鼓勵她要有信心,有了堅定的意志和信心,智慧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揮。不要擔心考砸了。在考試中要有“考一門扔一門,精力放到下一門”的心態。 如果在考試中有緊張情緒,可以通過深呼吸放松法調解情緒,或者暫時放下考題,喝一口水,并暗示自己,我已經補充能量了,現在能夠更加進入狀態了。 【案例二】 最近老是撕考卷或扔筆 小美是名高三女生,在最近一階段的復習過程中,她對難題無從起筆,對容易的題目草率了事,正確率越來越低。面對學習進步速度的緩慢、學習效率的不佳,小美經常會出現撕考卷、扔筆等過激行為,情緒波動越來越大。小美將高考認作為證明實力、展現自我的機會,可是現在平庸的成績離她原本訂好的目標相差甚遠,她想突破又無從著手,沒有方向,感到很累、很疲倦。 12355心理咨詢師茅建東認為,小美出現這樣的情況明顯屬于“高原現象”,這樣發展下去有兩種情況,一是越學越煩,想現在這樣自暴自棄;二是越挫越勇,成績穩中有升,只要把握調整好心態,意志堅定,就會趨向于第二種情況的發展。高考出現“高原反映”對考生來說實屬正,F象,考生不必驚慌失措,在平時要注意心理調節,排除外界干擾,消除急于求成的心理,沉著冷靜,從容面對高考。同時茅建東老師提兩方面的建議,一是不畏懼高考,怕子當頭,萬事難做,簡單的事也要變得復雜,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氣和氣魄迎接考試,選一句能激勵自己的座右銘,比如“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輩子,但總要苦一陣子”心中默念,這樣能激發自己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二是不為高考而煩躁,越臨近考試越要臨陣不亂,不能每天被動的復習想著應付考試,此時心理會充滿更多的壓抑情緒,自認為“大局已定”,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更要嚴格執行自己的復習計劃,不應任何挫折而打退堂鼓,學會從戰略上藐視高考,戰術上調整策略重視高考,保持平常心。 【案例三】 模擬考“砸了”影響心情 艷艷是一名高三考生,平時刻苦學習,但前段時間的模擬考成績不盡人意,幾乎是高中三年來成績排名最差的一次,反倒其他默默無聞的同學追趕上來,讓艷艷心里很受打擊,復習情緒也大受干擾。壓力大、精力不夠、心理煩躁不堪,讓艷艷上課經常感到頭暈腦漲,學習效率逐日降低,面對復雜多樣的題目,腦中一片空白毫無頭緒,考上好大學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艷艷感覺自己高考要 “完蛋”了,心理焦慮不堪。 心理咨詢師黃菊芳認為,模擬考成績的不理想主要還是由于準備不充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盡管如此,在看待模擬考的問題上,青少年要端正對模擬考的態度,模擬畢竟是模擬,真正目的是查缺補漏,模擬考確實從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對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起到一個定位的作用。但是畢竟復習的時間還有限,有的第一輪復習還沒有結束,更沒有經過第二輪的知識梳理,所以從一定的程度上來講也只是一次練兵,對待成績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考好了不驕傲,考壞了也不泄氣。所以要以平常心在 “年輕的戰場上戰斗”,正視考試,擺正心態,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案例四】 考前一周仍在“開夜車” 陳女士來電說: “我高三的兒子常常做作業做到深更半夜,實在頂不住了才睡會兒,早上天還沒亮又起床接著做,我非常擔心兒子的身體!痹12355心理咨詢師華雪蔚的耐心詢問下,得知陳女士的兒子成績總是忽上忽下的,在班里成績排名也就是中等水平,如果這次高考發揮不好,可能連本科都考不上,故而陳女士非常擔心。但每每嚴格要求兒子,兒子都會大發雷霆,這讓陳女士很苦惱。另外陳女士也詢問,兒子喜歡吃口味重的東西,高考前兒子的飲食方面是否需要調整? 心理咨詢師華雪蔚傾聽后回復道: 1、孩子雖然睡得好,但能通過自己調節保證睡眠質量,那便不用過分擔心,在這種應激狀態下,有時候睡三四個小時也是沒有問題的,家長不必過分焦慮。 2、孩子的飲食方面,一要注意規律的飲食,二要注意合理的飲食結構?记暗娘嬍骋M可能清淡,注意營養搭配,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或過于油膩,最好能少食多餐,保證孩子的正常消化,為孩子的學習效率打下基礎。 3、陳女士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照顧好孩子的基本生活,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建議陳女士平時是怎么對待孩子的就怎么對待孩子,孩子本身已經很緊張了,陳女士不應再把自己的緊張情緒傳染給孩子,不然很容易起爭執,對孩子的學習也沒有幫助。孩子發脾氣也是宣泄的一種方式,壓力太大的情況下,人都容易煩躁,陳女士應給孩子更多理解,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支持。 先易后難舍得放棄卷面學會自我包裝 考前幾天,考生們可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研究高考的評分標準,要學會按評分標準所揭示的分步給分的規律答題;其次,找一下自己有哪些漢字或字母寫得不容易辨認,哪些漢字標點及理化符號寫得不夠規范,然后立即糾正;第三,考試時力爭保持卷面整潔。除此之外,考生還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一、考生要抱著必勝的信念去赴考。因為掛在你臉上的自信通過傳遞、反射后是會被放大的。當你以一股舍我其誰的氣概出現在考場的時候,你的氣勢是助你無所畏懼、攻堅克難的最好幫手。 二、考生要學會自我包裝。選拔性質的考試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考生與閱卷老師之間沒有任何聯系。你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你。你們之間的“對話”就憑這一張卷子。所以,考生要懂得自我包裝,要把最好的卷面表現給閱卷老師,以期獲得一個較好的評價。 三、考生要合理運用得分策略。一張卷子,有難題也有基礎題?忌鶕纫缀箅y的原則去答題,遇到那些一時沒有解題思路的習題要舍得放棄,確保會做的習題不做錯、少出錯就足夠了。如果最后還有時間,回頭爭取把先前放棄的習題答出一二,那更是錦上添花了。 四、考生拿到考卷時,既不應認為卷子相對容易而竊喜,也不要感覺卷子較難而悲觀。因為每年的出題老師是不同的,所以卷子的難易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請考生務必記住一句話: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畏難。如果你深悟個中的含義,那么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卷子,相信你一定能夠順利答題、涉險過關了。 適度的焦慮情緒是考試成功保障 “考試焦慮”這個詞大概是在中、高考期間被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語了。提到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面對考試時,考生緊張的手足無措,頭腦一片空白的恐怖景象。而這種“恐考癥”往往發生在好學生身上,每年的中高考發榜日總會有幾個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情況發生,究其原因,多是“恐考癥”發作惹得禍。其實考試有焦慮情緒絕不是什么壞事,適度的焦慮是考試成功的保障。就像交通事故往往是發生在少人的深夜,因為此時的司機放松了警惕,加快了速度,而在高峰時段司機比較緊張,注意力集中,反而能避開很多危險的情況。 對考生來說,首先要學會接納自己的焦慮情緒,不少考生可能因為一時的緊張導致偶爾一次考試的失利,從此對自己的焦慮情緒 “耿耿于懷”,之后每次面對考試都擔心自己的焦慮情緒“大爆發”。不斷要求自己不要焦慮,結果是越要求越焦慮,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和“焦慮”做斗爭上去了,無法安心答題。幾次下來就成了心病,越來越怕面對考試,嚴重的甚至有了軀體的反應,如胃疼、頭暈等。這其實是為自己的焦慮而焦慮,這里產生的焦慮,可能比考試本身引起的焦慮更嚴重,這樣累加的焦慮就影響了考生的發揮。 最后【沈陽求是家教】預祝每位考生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